12月18日訊 (東營電臺 左振平)經過20余年的調查研究,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及當地觀鳥愛好者以野外觀察及當地拍攝到的鳥類照片為依據,整理了當地的鳥類記錄,并于2012年出版《黃河三角洲鳥類》,記錄鳥種367種,其中26種為山東省鳥種新記錄。
黃河三角洲是山東省鳥類重點分布區域,它橫跨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兩條鳥類遷徙路線,是重要的鳥類遷徙中轉站,鳥類數量多、種類豐富。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自1990年建立以來,加強對鳥類的保護研究工作,并對鳥類開展長期的定期監測,記錄了鳥類的真實野外狀態。同時,自然保護區加強鳥類保護工作,實施了濕地生態恢復工程、鳥類棲息地保護、鳥類補食區建設等工作,加強巡護執法,為鳥類棲息提供發安全、優越的生存環境,吸引了大量鳥類來此棲息繁殖,為鳥類種類增加提供了良好外部環境。
自2012年《黃河三角洲鳥類》出版以后,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陸續發現中國鳥類新記錄粉紅背鵜鶘、火烈鳥及山東省鳥類新記錄蒙古百靈、紅腹灰雀等鳥種,到此,黃河三角洲發現的山東省鳥類新記錄已逾30種,為鳥類保護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寶貴數據。黃河發現近30種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