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科(學名:Hirundinidae),屬雀形目、燕雀亞目的鳥類,有14屬90種。身長11.5-23厘米,體小呈流線型,以活動敏捷,擅長飛行而著稱,生有完整的支氣管環,為鳴禽所 少見。喙平直,腳細弱,翼尖且長。在急速飛行中捕食昆蟲。家燕尾羽分叉,為典型“燕尾”。善于在高空疾飛啄取昆蟲。喙短而寬扁,燕科_燕科同級,下級分類有哪些基部寬大,呈倒三角形,上 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極深,嘴須不發達。雌雄羽色相似,體羽大多黑色或灰褐色。在沙岸洞穴中筑巢或在建筑物等處砌泥巢,產卵4-8枚。孵化及育雛由兩性 擔任,除南、北極和某些島嶼之外,分布于世界各地。
中文學名燕科英文學名Hirundinidae總目今顎總目(突胸總目)目雀形目科燕科目錄
燕科常見的種類有灰沙燕、毛腳燕、家燕、金腰燕等。燕是較為常見的鳥類,在民間大多被人們統稱為“燕子”,它們的體形比較纖小,兩性相似,體羽大多為黑色或黑褐色,嘴形寬闊而平扁,先端稍向下曲,嘴裂很深,都具有狹長的翅膀和叉狀的尾羽,腳、趾都比較短弱,喜歡結群,一邊在空中迅速地飛行,一邊捕食昆蟲等等。燕屬鳥類上嘴先端處具一小的缺刻,并有短而弱的嘴須;翅膀的初級飛羽為9枚, 第1枚初級飛羽與第2枚幾乎等長,第1枚初級飛羽與第2枚幾乎等長,次級飛羽甚短,最長者僅達翅的中部,雙翅折合時翅尖不超過尾端。尾羽為12枚,基本上都呈叉狀;跗跖除少數種類外,一般不被羽,前緣具盾狀鱗,腳上的四趾為三趾向前,一趾向后。

雀形目(Passeriformes)燕雀亞目(Passeres)的一個鳴禽科,由74種鳥類組成。體小呈流線型,以飛行敏捷有力著稱。除南、北極和某些島嶼之外,分布于世界各地。體長11.5∼23公分(4.5∼9吋)。生有完整的支氣管環,為鳴禽所少見。喙平直,腳細弱,翼尖且長。性活潑,在急速飛行中捕食昆蟲。家燕(Hirundo rustica, 即倉燕)尾羽分叉,為典型“燕尾”。紫巖燕(Progne subis, 即紫馬丁鳥)是北美洲最大的燕。

燕以體型輕小,活動敏捷,擅長飛行而著稱。其嘴短而寬扁,基部寬大,呈倒三角形,口裂極深,嘴須不發達。翅狹長而尖,擅長在空中捕捉飛蟲,尾呈叉狀,形成 “燕尾”,腳短而細弱,趾三前一后。燕是人們熟知的鳥類之一,與人類關系密切,喜棲于房前屋后的墻壁之上筑巢,其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有20屬79種;我國 幾有分布共有4屬10種。藥用種類如家燕HirundorusticaL.、和金腰燕H.dauricaL.等。

巢大多以泥土與雜草營筑而成,每窩產3-7枚白色的卵,有的卵上有赤色的斑紋。家燕的泥巢里混有其他東西,是用濕土混和著稻草、羽毛、毛發及唾液來筑巢的,這種材料干燥后,就變得很堅硬,好像“混凝土”一樣。秋天,家燕就成群結隊飛回南方。燕巢也就暫時空著不用了。但是,根據科學家的實驗觀察,發現家燕不論成鳥或幼鳥第二年都有部分鳥飛返舊巢的現象。這樣。原來的舊巢就可以修理后再用或再重建新巢。中國古代詩詞中所描述的“秦樓東風里,燕子還來尋舊壘”、“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并”等句子都說明了這種現象。還有一種跟家燕很相似的燕子叫金腰燕。金腰燕的腰部呈顯著的金黃色,在飛翔時非常鮮艷奪目。金腰燕喜歡在山區村落一帶的屋梁或檐下筑巢,筑巢的材料也跟家燕差不多,但巢形不同,好像半個大花瓶,牢牢地貼在建筑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