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寵·故事 兩只鸚鵡看見別人養狗、養雞、養金魚、養烏龜,我心癢眼熱,咱也五十多歲了,也應養個什么?想了半天終于定下心來,咱養鳥。
我從花鳥市場買回來兩支鸚鵡,這小鳥勾嘴、粉臉,頭上一團雪白。大一點的我起名叫“大雪”,小的叫“小雪”。
兩只鸚鵡同居一個鳥籠,和睦共處相安無事。有時嘰嘰喳喳叫個不停。這時七歲小孫女豆豆過來神氣地告訴我:“爺爺,你的兩只愛鳥在吵架”。我不信:“小孩子懂得什么,那是它們在交流思想”。
過了一個多月,小雪明顯長大了,體形超過大雪許多。我發現小雪也霸道起來,不讓大雪喝水,吃米,乃至到了晚上也不許大雪進窩。
不幾天,大雪就顯出病態,眼睛經常閉著,渾身的羽毛松散著。我想可能是在籠子里憋壞了。于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把兩只小鳥放在陽臺上。飛出籠子,大雪和小雪在陽臺的玻璃內高興地飛來飛去,充分享受自由的快樂。
又一天,我發現大雪渾身傷痕累累,好像嘴上也少了一塊,而且還有血痕,我正在納悶,小孫女豆豆過來:“爺爺,你的小雪在欺負大雪,本是同籠鳥,相欺心太狠。”哎,小孫女還作詩呢。
我心中就來氣,拿個小竹竿跑到籠子前,伸進去就給了小雪一陣亂棍,邊打邊嚷著:叫你欺負大雪,叫你霸道。在一旁的小孫女看了搖搖頭,裝著老成地說:“沒見你這么養鳥的。”我說:“那怎么辦?”小孫女一邊走一邊說:“倆鳥打架,放走一個不就行啦。”
對呀,放走一個,咱養一個也行呀,放哪一個呢?我想了一下決定:放走小雪,小雪體大嘴快,會自謀生路的。
到了晚上,我一看鳥籠,心頭一驚:壞了,早上也沒細看,放走的是大雪,這下把我心疼的,不知該怎么好。大雪又笨身體又不行,到了外面可怎么生活,要是再碰上小雪這樣的強手,還不把大雪欺負死了。
我跑到陽臺,把窗戶打開,希望大雪能夠飛回來。過了幾天,還是不見大雪的影子,我每天都要在陽臺上,打開窗戶,朝藍天上張望半天,盼著小雪能回來。
又過了幾天,還是不見大雪的影子,我想把小雪放了,小雪聰明,說不準能把大雪給帶回來。于是,我把小雪也放了。但是,這一放,小雪也沒見回來。
每天傍晚都站在陽臺上,打開窗戶,希望大雪和小雪能回來。小孫女跑了過來,說:“人家小鳥本應在大自然中,你們非要捉住人家,放到小籠子里,不回來說明小鳥在外面過得很幸福,很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