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境內鳥類記錄達兩百多種“目前,湛江境內鳥類特色鮮明,湛江正逐步成為全國甚至世界鳥友觀鳥的最佳地區之一。如今正是候鳥遷徙時期,希望大家加強環境保護意識和愛鳥護鳥意識,促進觀鳥環保公益之余,也帶動生態環境旅游。”近日,湛江愛鳥協會監事吳坎宋接受了記者采訪。
他表示,根據湛江愛鳥協會的不完全統計,湛江境內的鳥類記錄已經達到了260種,得到了國內包括香港地區的愛鳥公益機構的肯定。吳坎宋,曾多次組織雷州半島公益觀鳥活動,讓國際、國內觀鳥公益環保權威人士對湛江候鳥生存環境有了全新認識;他在國內觀鳥公益環保機構發表《我的猛禽觀察路》和《請你到湛江去觀鳥》兩篇文章,讓湛江生態環境以及候鳥保護工作得到國內觀鳥人士認可,提升了湛江觀鳥公益環保地位;他印制了湛江觀鳥小冊子,讓國內觀鳥人士“愛上”湛江。在湛發現世界珍稀鳥類勺嘴鷸吳坎宋告訴記者,湛江地形呈漏斗狀,每當到了鳥類遷徙季節,就會有大量的冬候鳥和路過的旅鳥涌向湛江,鳥類資源非常豐富。鳥有多個分類系統,使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的分類結果。一般情況下,把鳥分為四大類:水鳥、林鳥、田鳥和猛禽。水鳥指在海邊生活的鳥;林鳥指幾乎不沾水的在林子里或者小山坡上生活的鳥;田鳥指在農田地里或者草叢里活動的鳥;猛禽指在高空中活動、拿起望遠鏡往天空看才能看到的處于食物鏈高端的鳥。盡管湛江的水鳥與廣東其它地方的鳥類比較相似,都是一些鸻鷸類,但也有其特別之處,那就是成群越冬的黑嘴鷗,以及難得一見的、珍稀的勺嘴鷸、黃嘴河燕鷗等,這些都是湛江的鳥類特色。吳坎宋表示,自己愛去雷州市雷城旁的紅樹林處觀鳥,經常能看到珍稀勺嘴鷸。勺嘴鷸瀕臨滅絕,繁殖在西伯利亞地區,越冬在中國東南沿海,喜歡淡咸水交接的灘涂。雷州市生態環境很適合其活動,愛鳥人士已經連續兩年冬天在那里發現它的身影。說起黃嘴河燕鷗,吳坎宋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帶隊到雷州觀鳥,發現了黃嘴河燕鷗的蹤跡,可惜沒有拍到照片。回到廣州后,他將此信息分享給朋友們,隨后另一觀鳥組織來到雷州,其中一名成員拍到了一只疑似黃嘴河燕鷗。他將照片放上一些鳥類觀察網站,很多觀鳥人士認為這就是一只黃嘴河燕鷗。跟勺嘴鷸一樣,黃嘴河燕鷗也是世界珍稀鳥類,兩者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本文來源于湛江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