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東渡第一人——徐福我國歷代王朝更替時,都經歷有連年戰亂,造成百姓流離失所,逃到周邊國家以至海外。史學家們推論,商、周時期 就應有華人出海了,但最早歷史上有記載的是徐福東渡。《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徐福上書秦始皇,言海中有三仙山……云云。于是發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仙。徐福兩次出海,第二次攜童男童女三千和“百工”、“五谷種”。《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記載,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三國志.孫權傳》也記載了徐福率千人入海求仙藥,止洲不還的傳說。五代后周時《義楚六帖》中更是明確提到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
而在日本關于徐福的傳說更是豐富,不但有文獻記載還有文物遺跡。日本最早記載徐福傳說的文獻是1339年《神皇正統傳》,給徐福評價很高。在他們看來,徐福率童男童女來日本,還有隨行“百工”、“五谷種”及先進的生產工具、生產技術、醫術醫藥,對日本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日本人尊稱徐福為“司農耕神”、“司藥神”。近年來,日本學界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神武天皇,并確信徐福是從日本紀州熊野的新宮(今山縣新宮市)登陸的。至今新宮市還有徐福墓和徐福祠。每年11月28日是祭祀徐福的日子,男女老幼提彩燈,穿印有漢字徐福的和服。還有一些日本人認為自己是徐福的后裔。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就稱自己是徐福的后裔,依據是祖墓碑上發現了“秦”字。
徐福東渡這一歷經兩千余年的歷史傳說,至今仍然有強大的生命力。盡管這是一個永遠不會有最后答案的課題 ,?史學家們依然會無休止地研究下去。
達到當天最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