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解放軍發起海南戰役。一如薛岳所料,海南守軍士無斗志,一觸即潰。4月底,薛岳奉命把這一生最后調教的3個軍完整撤到臺灣。移交部隊后,薛岳手上已無一兵一卒。
蔣介石先后給了薛岳幾個虛銜,如“總統府戰略顧問”、“中國國民黨改造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行政院政務委員”、“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主任委員”等。兩蔣父子固然執禮甚恭,但并不授予實權。薛岳無兵可帶,無仗可打,百無聊賴,多半閑居在臺灣南部嘉義鄉間,過著閑云野鶴、與世無爭的半隱退日子。
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相繼亡故后,李登輝當政。李大搞“修憲”勾當,妄圖擴大自身職權,有意連任“總統”,引起島內反對聲浪。有著“國民大會代表”身份的薛岳,拒絕簽署國民黨提出的“憲法”修改方案,引起外界關注。個性耿介的薛岳難免得罪心胸狹窄的李登輝,李某幾度以“小動作”為難薛老將軍。
薛岳在擔任“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主委”時,他在臺北的房舍是由“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編列經費,向臺灣銀行承租。1991年,李登輝把這個委員會裁撤,薛岳只好自付租金。臺灣銀行欲索高額房租,薛岳不接受,臺銀便于1993年把薛岳告上法院。
對待薛岳這種“功在黨國”的老將軍,若在兩蔣時代,別說臺銀這種官僚銀行不敢動他一根汗毛,即使房東與房客間真有房租糾紛,兩蔣只需大筆一揮,就可動支特別預算經費代繳房租,根本無須薛岳付一毛錢,抗日名將薛岳的凄慘晚年:得罪李登輝被銀行勒索房租更不可能演變成打官司的難堪場面。薛岳對國家民族的貢獻,難不成還抵不上臺灣銀行的一幢破舊房子?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顯然是李登輝挾怨報復,存心出薛岳的洋相。
1998年5月3日,103歲高齡的薛岳將軍逝世。辦理后事期間,李登輝當局協助處理喪葬事宜的單位草率無禮,竟連殯葬儀式中覆蓋“國旗”、黨旗的人選都要家屬自行設法邀請,此事招致薛岳昔日部屬大感不平。
達到當天最大量